国内最大的钢铁电子商务平台找钢网在港交所通过聆讯。2月5日,港交所公布了找钢产业互联集团(以下简称找钢网)聆讯后资料集,找钢网预计于3月10日挂牌上市,它将成为中国内地首个通过De-SPAC模式(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上市)在香港上市的公司。
找钢网董事长兼CEO王东被业界称为河南版“钢铁侠”,该公司年交易钢铁量约5000万吨,此前的估值已超百亿港元。
该公司于2012年在上海创立,以王东为代表的初创团队大多来自河南。该平台通过将钢铁交易行业的主要参与者连接至其数字化平台,提供钢铁交易全链条一站式B2B服务,服务内容涵盖线上钢铁交易、物流、仓储与加工、SaaS产品以及大数据分析。
王东曾对找钢网有过形象介绍。他称,淘宝是撮合买卖双方在淘宝平台交易,饿了么是撮合餐厅与食客交易,滴滴是撮合出租车和打车人交易,而找钢网是撮合上游钢企、钢贸商与下游制造、建筑等行业企业的在线交易平台。
在传统钢材交易中,询价、比价、议价、付款、提货等流程颇为繁琐。钢贸平台则通过数字化手段化繁为简,让钢铁贸易的商品与价格真实透明,促进全国钢铁商品流通,使动辄数十万元起步的钢贸生意在1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交易。
截至目前,找钢网已积累了约1.5万名卖家和超18万名买家。该平台通过人工客服和智能客服相结合的方式,为买卖双方提供链接和精准采购信息,其中包括超过58万种不同规格型号的钢材产品。
灼识咨询发布的资料显示,2023年,找钢网的数字化平台录得三方钢铁交易吨量约4730万吨,约占国内三方线%,是国内最大的三方钢铁交易数字化平台。另外,在去年前三季度,该平台的钢铁交易量约4130万吨,同比增长约21.1%;该平台GMV约1529亿元,同比增长约11.61%。
不仅如此,找钢网还是国内最大的第三方钢铁交易终端物流服务提供商。基于平台巨大的钢贸交易流量,找钢网旗下胖猫物流已建立覆盖全国的专项物流履约网络,合作注册物流承运商约1700家,连接约17.39万辆卡车运力。
2018年6月,该公司曾递交赴港上市申请材料,但在次年2月撤回了上市申请。去年8月,找钢网第二次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,其披露的最新招股书显示,港股上市公司Aquila已与找钢网、找钢网全资子公司MergerSub签订业务合并及红股发行等协议。本次并购交易将导致Aquila与找钢网业务合并,Aquila成为找钢网的全资子公司。与此同时,Aquila的上市地位将被撤销,找钢网将作为继承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。正因如此,找钢网将成为中国内地首个通过De-SPAC模式(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上市)在香港上市的公司。
这家独角兽级的产业电子商务平台有着浓郁的河南血统,其创始人王东身上更有着诸多传奇色彩:毕业于郑州八中、河南省实验中学,就读于四川大学,自拟绰号“胖猫东”;他曾就职于河南教育学院,负责建立学院网站及远程教学课程;他也曾是风光的电竞少年,创办了业界赫赫有名的Home战队。
2011年底,王东带着电竞团队的小伙伴杀入上海滩创建找钢网的故事,颇具传奇性。但在这段故事启动的3年前(2008年),他就从高校跳槽至国内某钢贸平台公司做高管,这是他改写人生旅程的重要转折点和创建找钢网的基石。
2010年,当业界各方争论“2008年4万亿投资政策”给各个行业带来何种影响时,王东注意到一位专家说,以钢铁为代表的部分行业将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。
彼时,王东正在做钢铁搜索工作,职业敏感度让他马上意识到,钢铁作为中国排名前三的产业,将在不久的未来迎来产能过剩。一旦发生产能过剩,买卖双方就会加大对“信息对称”“降本增效”的需求,这对创建电子商务平台是千载难逢的机遇。
2011年,上海几家全国知名的大型钢材贸易商倒闭,嗅到契机的王东选择辞职创业,他从北京来到上海,花5000块钱买下(的域名,与创业伙伴一道筹备这个B2B的电子商务平台。
那时,中国的网购消费热刚刚兴起,淘宝网尚在国内各地努力做“刷墙广告”,美团还是“千团大战”大戏中的一员。同期,产业互联网虽已进入初始化阶段,却并无太多成功先例可循,原因主要在于:隔行如隔山。就像钢铁贸易行业,其交易链路臃肿且复杂,买卖双方的资金需求量过大,各方对网络站点平台建立信任绝非像买本书那么简单。
王东能洞悉钢铁贸易行业的痛点和临界窗口,得益于他已有3年行业历练。所以,他打破了当时产业互联网行业以“资讯业务为主,交易业务为辅”的旧模式,创新性地提出了“全产业链钢铁电子商务”的新模式。即以“撮合+自营”交易为核心,同时延伸至物流、仓储、加工、金融、、国际电商等全产业链,为客户提供“一站式服务”。“找钢模式”带来的颠覆性思维,让传统生产制造企业看到了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新路径、新方向。
但需要说明的是,王东创立找钢网并非白手起家,而是带着风投的钱开启创业。2011年,王东开始有创业的想法,2011年12月获得了第一轮天使投资,2012年5月找钢网正式上线年,实施5轮融资获得20亿元,投资圈对其估值更是给到了60亿元,这让王东在业界留下了不少传说。
比如,找钢网的天使轮投资,是创立真格基金的徐小平约王东吃早饭,一个包子没吃完,500万元资金承诺一周到位。
2016年,王东在接受大河财富专访时曾坦言,确有其事,但说法不准确。事实上,徐小平约王东见面前,他的助理已搜集了王东关于钢铁行业的观点看法、痛点认知及解决畅想路径等,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:“找钢网这一个项目你必须投!”
2016年7月,在郑州举行的第12届大河财富中国论坛上,王东以《新时代背景下,传统产业互联网化的机会》为题做演讲分享,这让河南观众首次认识了级的找钢网,以及这位河南老板的胆识、创业思想和实力。
2024年前三季度扭亏为盈,让找钢网见到了创立13年的新曙光,这或许也是该公司在长期资金市场打响品牌的核心卖点之一。
其招股书显示,截至2024年9月30日,该公司多项业绩指标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。1-9月份,找钢集团营收约11.41亿元,同比增长约41.68%;公司毛利约3.21亿元,同比增长约21.68%;经调整EBITDA利润约708.6万元,同比增长约109.83%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,该公司已进入盈利拐点,而且,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约3.85亿元,持续为正。
同期,找钢网的国际交易强劲增长,总交易吨量为7.98万吨,同比增长205.8%。来自国际交易的营收也同比增长190.4%,达到4.2亿元。其国际业务主要采取自营模式:即从供应商采购钢材后向客户转售,赚取两者的价差。
2023年,找钢网重启海外市场计划,该公司联合创始人王常辉常驻中东。他与王东“背靠背”:一个负责在国内大本营稳住大盘;另一个负责在海外闯出新路。
找钢网曾在2015年就启动开拓海外市场,但是“吃过亏”。至2018年,他们开设了8家海外公司,并设置海外仓,直接销售钢材。结果,因销售价格过低,在一些国家遭到当地经销商的,这也导致其海外公司业务停摆了许久。
因而,找钢网调整后的“出海”计划是找到小切口,为出海的中国建筑公司可以提供服务,以此来跑通在国外的服务链条,因为中国制造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出海已成诸多企业的“必选项”。无论是上游的钢铁生产企业,还是下游的建筑企业等,都面临着出海当地市场供应链服务不适配的挑战。中东和东盟是找钢网国际化的两个“主战场”,其在中东市场积累经验,而后应用于泰国市场,助力东盟市场快速发展。
除开拓海外业务外,找钢网酝酿的另一条增长线是同一模式的多元化复制,逐步拓展至电子元器件、电工电气、五金机电产品等非钢铁工业原材料市场。与钢材交易服务类似,找钢网通过收取佣金的方式获得收入。找钢网未单独公布非钢铁产品交易业务目前的营收数据。事实上,找钢网在多元化方面的探索很早,2015年前后,找钢网就对找油网做了天使投资。
上月,王东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称,国内在新旧动能转换周期的阵痛明显,建筑类的钢铁市场需求在下降,但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类钢铁终端消费需求依然旺盛。这也代表着行业需要积极开拓新市场,服务于新崛起的产业。例如,以新能源车为代表的新兴行业。
他认为,企业需提前进行布局,应对这样的需求变化,“如果你没有提前应对,可能会错失机会,经营或许会变得困难。及时作出调整的企业,未来会慢慢的好”。